“诗礼为家庆,貂蝉七叶余。庭闱称寿处,童稚亦金鱼。”通奉喜,自为小篆,缀珠其上。今此小孙端复以近制奏官,感记旧事,为词以歌之,曼往为弟侄一笑。
童年未晓君恩重。教得能趋拱。重亲带笑酌天杯,听祝语、殷勤捧。
青衫得挂尤光宠。桂是蟾宫种。诗书浓处便生枝,但只要、频浇壅。
折丹桂(端复受官并序·通奉尝欲为先硕人篆帔,命为诗语,某献语曰:)。宋代。程大昌。 “诗礼为家庆,貂蝉七叶余。庭闱称寿处,童稚亦金鱼。”通奉喜,自为小篆,缀珠其上。今此小孙端复以近制奏官,感记旧事,为词以歌之,曼往为弟侄一笑。童年未晓君恩重。教得能趋拱。重亲带笑酌天杯,听祝语、殷勤捧。青衫得挂尤光宠。桂是蟾宫种。诗书浓处便生枝,但只要、频浇壅。
程大昌(公元1123年─公元1195年),字泰之,徽州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南宋政治家、学者。高宗绍兴二十一年(公元1151年)进士。二十六年,除太平州教授。二十七年,召为大学正。三十年,迁秘书省正字。孝宗即位,擢著作佐郎,历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、直学士院。 ...
程大昌。 程大昌(公元1123年─公元1195年),字泰之,徽州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南宋政治家、学者。高宗绍兴二十一年(公元1151年)进士。二十六年,除太平州教授。二十七年,召为大学正。三十年,迁秘书省正字。孝宗即位,擢著作佐郎,历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、直学士院。
鹧鸪天 暮春初夏作。。卢青山。 春雨无家自作吹,春花烂熳碧江湄。林边草浪翻风脚,溪畔芹容闪石眉。留夕照,缓琼杯,今生能得几回迷?菜花新笋挑完后,市上甘茶玉作堆。
别诗三首(2)。两汉。佚名。 其一有鸟西南飞,熠熠似苍鹰。朝发天北隅,暮闻日南陵。欲寄一言去,托之笺彩缯。因风附轻翼,以遗心蕴蒸。鸟辞路悠长,羽翼不能胜。意欲从鸟逝,驽马不可乘。其二晨风鸣北林,熠耀东南飞。愿言所相思,日暮不垂帷。明月照高楼,想见余光辉。玄鸟夜过庭,仿佛能复飞。褰裳路踟蹰,彷徨不能归。浮云日千里,安知我心悲。思得琼树枝,以解长渴饥。其三童童孤生柳,寄根河水泥。连翩游客子,于冬服凉衣。去家千余里,一身常渴饥。寒夜立清庭,仰瞻天汉湄。寒风吹我骨,严霜切我肌。忧心常惨戚,晨风为我悲。瑶光游何速,行愿去何迟。仰视云间星,忽若割长帷。低头还自怜,盛年行已衰。依依恋明世,怆怆难久怀。
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四。唐代。贯休。 万境忘机是道华,碧芙蓉里日空斜。幽深有径通仙窟,寂寞无人落异花。掣电浮云真好喻,如龙似凤不须誇。君看江上英雄冢,只有松根与柏槎。
题王叔毅画。宋代。赵蕃。 天公知君有此画,要遣题诗与当价。故令欲雪还弄晴,尽日神机不容暇。毫端自出右丞维,孙郎一见欣得之。写真命意两俱盛,我今落笔胡能奇。
送李志宁归省。明代。程通。 孝子别成均,南归楚水滨。檐头缃帙旧,庭下綵衣新。去路江梅馥,来时禁柳青。都门频送客,我亦倍思亲。